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职业导航» 职业生涯篇--成就辉煌人生

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特点和方法 /吴冬梅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0-07-08
一、什么是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经历,包括职业、职位的变迁及职业理想的实现过程,由时间、范围和深度构成。时间指的是人一生中不同的职业阶段,即职业初期、职业成熟期、职业晚期等;范围指的是人一生所扮演的不同职业角色;深度则是指对一种职业角色投入的程度。对职业生涯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从欧美传入中国,最早对职业生涯进行研究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施恩(E.H.Schein)教授。
职业生涯设计有两个不同的视角,一是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二是组织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这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组织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能帮助员工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实现他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同时,组织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是把组织的发展需求和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结合在一起考虑的。
所以,组织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就是指组织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员工在组织内职业发展的战略设想与计划安排。
 
二、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现代理念
 
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将组织与个人的需求相结合,彼此受益,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共同发展。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现代理念主要有:
1、高度重视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需求,视员工的个人职业发展为组织及其管理者的责任。
2、组织和个人均有各自的要求与选择,员工职业生涯设计是结合组织的发展目标和个人的职业发展而进行的。
3、员工个人、上级主管、人力资源部门、学校共同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负责。
总之,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灵魂,是使个人职业需要与组织发展需要相协调,以求共同发展。这是员工职业生涯设计的指导思想、出发点和归宿。
 
三、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意义
 
1、便于配合学校落实“十一五”规划,真正将学校的长远规划与教师个人的事业发展密切结合起来。只有教师个人有了清楚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才能使得学校的发展战略真正落到实处。
2、便于配合学校的学科调整,建立一支得力的学科发展梯队。只有使得每一个教师都清楚学校的学科发展方向,并据此进一步反思自己对学科方向选择的正确性,才能建立一支稳定的学科发展梯队。
3、便于配合教师的培训与开发,建立教师长期激励机制。随着教育的竞争日益加剧,教师个人素质的提高是一个迫切的问题。只有有了清晰的职业生涯设计,才能有针对性、高效地进行教师个人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培训。
4、便于启动学校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我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还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规范的现代绩效考核机制、薪酬机制、晋升机制以及基础的岗位规范工作都没有建立,更谈不上规范的培训和开发工作。本次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工作的进行,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必将带动我校系统地启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四、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特点
 
1、高校教师属于知识型员工,知识型员工的最大特点是他们具有很强的成就欲和明确的职业价值观。他们很在意自身价值的实现,并期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因此,他们热衷于自身的职业生涯设计,对这项工作抱有浓厚的兴趣,也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其认知度是很高的。
2、教师职业是最为稳定的职业之一,高校教师的流动率低,这为稳定有序地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和实施职业生涯发展策略提供了有利条件。
3、高校由于扩招,教师工作量大,使得很多教师疲于应付工作,没有在某一学科真正成为专家。所以,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首要工作,就是理顺教师的学科方向,建立同一学科下的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机制,促进教师在某一学科领域真正成为专家。
4、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要求知识型员工具有自我调适性,以适应知识工作的需要。因而,为了和专业的发展现状保持一致,他们对工作和学习具有很强的主动性。所以,在高校的职业生涯设计工作中,与职业生涯发展密切相关的教师培训与开发制度必须紧密配合,这才能得到教师们的真正重视。
5、职称是教师职业追求的重要方面,教师的职称晋升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为教师岗位建立科学的专业技术称职职业通道和相关的任职资格标准也是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重点内容。
6、要区分不同员工,根据其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特点来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对青年教师来说,重点是要突出其学科方向的明确性和工作的挑战性,对中年教师来说,重点是强调工作中的成就感和职业培训开发,对老年教师来说,重点是如何发挥传、帮、带作用。
7、在知识型员工团队中,最强调的是专业技能的强弱,所以,行政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界限模糊了。对知识型员工云集的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医院、高科技企业等)来说,沟通、重视、信任、承诺、支持、创新、学习、合作等都是非常重要的职业生涯管理准则。简言之,在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要给教师足够充分的民主自主权和参与管理的权利。
 
五、教师职业生涯设计中的责任分工
 
如前所述,在教师职业生涯设计中,教师个人、上级主管、人力资源部门、学校共同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设计负责。
1、教师个人的责任。高校教师的自我认知度高,员工对其本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有能力、也愿意承担自身的责任。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职责包括:进行自我职业评估(包括职业能力、职业兴趣、个性、职业价值观、工作业绩等方面的职业评估),与上级主管交换意见,设定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具体执行职业生涯发展策略的行动计划,进行自我职业发展的绩效评估。
2、上级主管(院长、系主任)的责任。职业生涯设计工作关系到员工的职业发展前景,关系到本部门、本学科的发展,对此,院长、系主任要给予高度关注,其应承担的责任是:担当下级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辅导员,为其职业目标的设定和行动计划提供指导和建议,并对其职业发展进行效果评估。
3、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建立规范的职业生涯设计和管理制度,包括:职业生涯信息系统、职业通道的建立和岗位任职资格标准的制度,以及科学的职业培训和开发。
4、学校的责任。学校要设立教师职业生涯领导委员会,其职责是:领导和监督教师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工作,并对一定时期内组织的职业生涯设计与管理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六、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教师职业生涯设计工作要遵循职业生涯设计一般流程,即:教师职业生涯诊断与评估---职业生涯定位与绩效目标的确定---职业生涯发展方案执行----职业生涯设计效果的初步评估。
1、教师职业评估与诊断:内容主要设计教师个人的职业生涯潜能、兴趣、个性、职业价值观、现有岗位的职业绩效等。
根据教师职业生涯设计的特点,职业评估阶段采取个人评估为基础、上级评估为重点、专家评估为参考的三层次评估方案。
2、教师职业生涯定位与绩效目标的确定:上下级协商,共同决定教师的学科方向,确定个人职业发展通道和岗位定位,并承诺绩效目标。
3、教师职业生涯方案执行:包括培训、晋升、换岗、承担挑战性任务等等。
4、教师职业生涯设计效果的初步评估:包括教师学科方向的理顺、培训开发方案的制定与评估、职业通道的建立等多方面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