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教学与研究

图书摘要--政府与市场--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研究

作者:  来源:  发布日期:2015-06-09

 
杨明 著
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不断的改革尝试,涉及的各种政策中,高等教育财政政策是高等教育系统的中心稳定器和改革与变化的重要杠杠。对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研究有助于深化对高等教育的认识并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研究主要关注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起因、内容和结果。分析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的基点,是政策演变的历史过程。高等教育财政政策可以有不同的内容难度,财政拨款、学费、创收收入是不同的经费渠道,各个渠道的运行机制迥然不同。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研究还要评价政策目标实现的程度,解释目标被实现、未被实现或被扭曲的原因,还要分析一定改革带来的意外结果,从而为决策者和实践者提供富有实际意义的信息。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研究要在历史和现状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实践中面临的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要阐明财政政策变革对高等教育发展目标和广阔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作者即是按照如上的研究范式完成本书的,在分析中、美、英三国案例时,抓住了市场化改革这一共同特征,并以此为切入点。
作者意在开展较为具体而细致的国别研究和综合研究,本书从四个层面展开:首先,以伯顿·克拉克的著名的政府、市场、高校的三角形协调模式为原型,较为全面系统地阐明政府调节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和高校自我调节机制这三种调节机制的含义、历史发展、依据、范围和内容以及调节失灵的表现、成因和矫正方法。其次,以中、美、英三国的独立的、完整的、案例研究为主线,以市场化改革为切入点,以政策研究和制度分析为主要分析方法,概要地描述和分析中、美、英三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历史发展和现状,较完整地阐述教学拨款、科研拨款、学费制度和私立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四个主要的改革领域的改革进展、特点和具体的方式方法。再次,不局限于面面俱到的案例分析,而是直面中、美、英三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若干十分突出的现实问题,阐述解决问题方面的有针对性的主张、意见、建议、策略和方法。最后,从评价的角度就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模式对高等教育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作具体的分析,探讨财政政策的效应,为未来的改革实践提供建议。
全书分六章,外加导论,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如下:
导论部分,界定了研究对象,介绍和分析了本研究领域的先期成果和研究现状,指出了研究的主要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都面临着高等教育财政危机,教育成本的补偿问题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各国政府越来越诉诸市场化的解决办法,实践证明,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改革是解决高等教育财政困境的根本出路。基于以上认识,作者选择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改革作为研究对象,其涵义是指把市场的某些因素和方法引入高等教育经费筹措中,使高等教育运营至少具有如下显著的市场特征:竞争、选择、价格、分散决策和金钱刺激等。鉴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改革既不是绝对的私有化,也不是绝对的公有化,而是一个引入市场机制的过程,旨在使高等教育机构更具竞争性、自主性和广泛适应性。
第一章是本书的理论模型层面,“政府、市场、高等学校在高等教育运行中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高等教育调节机制是由政府调节机制、市场调节机制和高校自我调节机制三个部分组成的一种“复合”调节机制。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上述三种调节机制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从整体上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这个调节体系中,政府、市场、高等学校自身三个调节机制各有特定的性质与特点、地位与作用、目标与手段,只有三种调节机制各就其位、各得其所,高等教育才能得到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
第二章到第四章是本书的案例分析层面。第二章“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改革”,考察了建国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历史发展,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改革的发展阶段,高校教学拨款和科研拨款的市场化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学费制度、高校校办产业、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改革。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日益表现出市场化倾向。1997年以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普遍实行了成本补偿政策,一部分高校越来越依赖来自产业的经费收入。总结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经过二十多年市场化取向的改革,至少取得了以下成就:(1)中国高等教育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新体系已初步形成,2001年的数据显示二分之一以上的高等教育经费是靠非政府投入提供的。(2)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办学体制已开始形成,民办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程度极高。(3)中国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改革已初步到位,学费收入成为高等学校除政府财政拨款以外最大的经费来源。(4)中国成为世界上高等学校创收范围较广、收入所占比例较高的国家之一。
第三章“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改革”,考察了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历史发展,具体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改革的动因和历程、教学拨款与科研拨款的市场化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学费制度与私立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改革。美国高等教育的经费筹措在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中是最接近于经费筹措的市场模式的。各个高等教育机构显而易见讲求高度的市场责任制。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改革具有四个鲜明的特色:(1)美国联邦政府不是直接拨付教学经费给高等学校,而是间接地通过科研资助和学生资助将资金拨付给学校,最大限度地确保了地方分权和高度自治,学生也可以自由的选择高校和系科,从而达到促进高校之间竞争的目的。(2)美国州政府主要负责州立高等学校的经常费,州政府对高校的拨款积极采用绩效拨款和精致的公式拨款等方式,将市场机制引入拨款领域,对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也正因为这样,美国州立大学出现了私营化趋势。(3)在消费者市场,美国的运作方式是高学费高资助政策。多种多样的学生资助计划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易于得到合适的资助,同时制定高额学费标准以维持正常运作。高学费高资助政策既能保障高等教育公平,又能提高高等教育资金利用率。科研经费的拨款也具有多样性、选择性、激励性特征。(4)美国私立高等教育极其发达。私立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程度极高。
第四章“英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改革”,考察了英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历史发展,分析了英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改革的动因与发展阶段、高校教学拨款与科研拨款的市场化改革以及高等教育学费制度的市场化改革。英国的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改革是最剧烈的。英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也许是除美国之外最接近市场化取向的高等教育系统。英国采取的诸如教学拨款与科研拨款分开拨付、竞价拍卖制、基于科研评价实践的科研拨款等做法都颇具特色。 
第五章是本书的问题与对策层面,主要提出问题,并试图寻找可能的对策。本章题为“美国、英国、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化改革的问题与解决办法”。美国存在①学费偏高问题,对此,有必要改革佩尔助学金制度、改革学生贷款制度、提高州政府对学生的资助力度。②教学经费资助比重下降、教师薪酬下降及兼职教师的大量出现、教学设施和图书方面的经费资助不足等教学经费相关问题。③各级政府对高校的研发支出减少、科研设备和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足、间接成本(指对诸如行政、运行和维持、使用设备和仪器等方面的人头费的支出)等科研经费资助相关问题。英国存在①教学经费资助与科研经费资助相分离的问题。②学术自由遇到巨大挑战。③学术自治的严重销蚀。中国存在①公共经费投入偏少。②现行的“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的拨款模式比较忽略绩效因素。③高等教育投资的条块分割现象依然存在,中央和省级政府都有举办和管理高等教育事业的职能,但缺乏沟通,更没有人、财、物等教育资源流动的可能。④政府对高校的科研拨款占科研总经费的比例在逐步下降。⑤中国高等教育拨款是典型的投入导向制和完全的直接拨款制。⑥中国同样也存在高校学费偏高的问题。
   第六章是本书的评价层面,“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模式对高等教育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阐明了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市场模式对培养人才、发展知识的高校职能,对高等教育体系、体制、机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生产、产出,对高等教育的自由、公平、效率等不同方面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