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第三场“青年论坛” 助推本土经济学者发表高水平论文
6月24日下午,我校教师促进中心(OTA)与北京高校经贸专业群在博纳楼第六会议室联合举办第三场“青年论坛”讲座,讲座主题为“本土经济学者如何在高水平SSCI期刊发表论文”。讲座由发展规划处处长周明生主持。
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廖冠民和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讲师戴觅主讲。三位青年教师都在国际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首经贸经济学院院长郎丽华
经济学院院长、北京高校经贸专业群秘书长郎丽华首先致辞欢迎并感谢各位老师的到来。她谈到,随着“青年论坛”的召开,首都经济学界青年教师沟通交流日益加强,研究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未来“青年论坛”会继续选取大家感兴趣的主题,为首都青年教师提供更多有价值、高水平的讲座。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廖冠民教授
廖冠民认为,SSCI期刊欢迎贡献度较大的文章,通过对中国政策、事实研究可以填补国际学术研究中关于中国经验证据的空白。本土经济学者在制度认知、数据获取、问题理解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大家可以从追踪代表性学者研究方向、关注制度变迁与微观数据、参加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等方面入手,逐渐提高国际高水平论文的撰写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戴觅老师
戴觅认为,选题、分析和写作是一篇高质量文章不可或缺的环节。选题一般分为文献驱动型和问题驱动型,前者风险较小但创新性不足,后者创新性较强但获得认可较难。严谨可信是分析的最高标准,文章的任何结论都必须有可靠的数据作为支撑。结果解释是写作环节中至关重要的内容,既要表现出文章创新和贡献又不可过分吹嘘。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聂辉华教授
聂辉华认为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是“权利与繁荣”,即制度和经济增长。新政治经济学、政策实验等是现阶段研究的热点。本土经济学者应以经验研究为主,理论研究为辅,充分发挥中国微观数据的特有优势,将逻辑推理和文字论述相结合,克服自身语言劣势,完美诠释中国经济核心问题,以此提高SSCI论文发表率。
交流环节中,各主讲人分别回答了与会教师们提出的政策实验开展、案例研究应用等具体问题。最后,周明生欢迎更多的老师参与到“青年论坛”,共同探讨学术问题,提升科研水平,OTA与北京高校经贸专业群将继续调动各方资源,为我校与首都经贸学界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交流平台。
参加本场讲座的还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10所院校单位,共50余名师生。